2023年10月12日,总队(公司)管理部门党支部组织党员干部到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开展“探索地质文化 弘扬地勘精神”主题实践活动。作为一名在地勘单位工作的一员,这次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步入博物馆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由6个单体组成的博物馆建筑主体,外立面采用几何式构图,运用石材、玻璃、金属等不同材质交替构成,6个单体由玻璃体连接起来,象征成都地区在远古时代的板块运动。大跨度异型多折面结构展现出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蜀山造型,是成都首座不规则形态公共建筑。博物馆形成了山水相依、虚实相生的立体空间,整个建筑群静谧而神秘,不愧是中国西南地区新地标。
入馆后,我们跟随讲解人员的步伐,依次参观了地质环境厅、矿产资源厅、探秘恐龙厅、龙行川渝厅、生命探源厅和缤纷生命厅。馆内陈列内容非常丰富,对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成因、地质构造、地质灾害进行了详细的展示,让我们对自己生活家园的“前世今生”有了更深入细致的了解。琳琅满目、流光溢彩的矿石标本也让我们大开眼界,增长了不少见识。观赏完博物馆“三大镇馆之宝”隆昌铁陨石、大竹重庆鱼、合川马门溪龙化石后,在感叹博物馆内珍藏的奇妙精绝之余,第一次真切感受到地质工作与我们日常生活的息息相关。从上天入地到下海登极,从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到生态文明建设,从文物发掘复原到物种多样性保护,从探究行星奥秘到服务国计民生等各方面处处留有我们地勘人的身影。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案例和体验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地勘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提升了我们的行业自信和文化自信。

这次主题党日活动是一次非常愉快和有意义的经历。我们既了解到关于自然和科学的知识,又领略到成都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底蕴。在参观过程中,当我通过讲解员的叙述去了解那些过去的故事时,也不禁展望未来的人们将如何回忆如今的我们。今天我们每种下的一棵树,节约的每一滴水,保护的每一个物种都将成为未来的宝藏。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作为一名地勘人,我们必将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充分发挥“三光荣 五特别”地勘精神,继承过去,承载当下,争取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保障国家矿产资源安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新的贡献。